被譽為電網“2.0”版本的國家電網公司“智能電網”項目,是近年來以電力企業為代表的中國能源行業在互聯網+轉型大背景下,力求實現產業創新升級的變革旗艦。借助“智能電網”,過去物理意義上的電力輸送,未來將有望全面實現網絡化管理與智能化監控,而在這一宏大的產業升級過程中,作為電力輸送“中轉站”的智能變電站建設,也因此成為了無可取代的關鍵一環。
智能電網是中國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 資料顯示,“智能電網”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國,主要是指建立在集成的、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,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、先進的設備技術、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,實現電網的可靠、安全、經濟、高效、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。
當前,“智能電網”已經成為了中國“十二五”期間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十大重點應用領域之一,而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對外公開的建設目標,2013至2015年正是該項目的全面建設階段。
“智能電網是中國當前的一項戰略決策,也是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,它涉及到電力系統的各個環節,如發電、輸電、變電、配電、用電、調度、通信等。智能電網由很多部分組成,大致可分為智能調度系統、智能發電系統、智能變電站、新型儲能系統、智能配電網、智能樓宇、智能電能表、智能家電等?!?在接受《中國日報》中文網記者獨家專訪時,國家電網公司冀北電科院智能變電站項目負責人、高級工程師孟超介紹稱。
那么,對于“智能電網”項目整體而言,智能變電站的建設又具備著什么樣的意義呢?
“智能變電站是實現電力傳輸的重要平臺,是智能電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智能變電站的全面建設有力推動了智能電網的發展?!泵铣榻B稱,“雖然與普通變電站的基本功能相同,都是為了更好地傳輸電力而建設的電力中轉平臺,但是相比普通變電站,智能變電站仍然有許多優點,主要就體現在:技術更先進、供電更可靠、設備更集成、生產更低碳、運行更環保?!?br /> 智能變電站為智能電網“保駕護航”
對“智能電網”來說,智能變電站這一“中轉站”的存在,可以說是給電力的傳輸增加了一層“保險”,而伴隨著智能變電站的大力建設,普通民眾在生活用電的過程中又能享受到哪些“福利”呢?
對此,孟超向《中國日報》中文網記者表示,總體來看,智能變電站的全面建設增強了普通民眾生活用電的可靠性。舉例來說,當電網運行方式發生改變時,系統會根據最優原則調整自己的運行方式;當運行設備將要出現問題時,系統會發出預警提示并提供設備的狀態參數;當故障發生后,系統能快速隔離故障、處理故障;當故障消除后,系統能及時恢復送電。
“智能變電站采用了先進、可靠的傳感器技術、通信技術和智能分析、控制技術,能夠及時掌握各種設備的狀態參數和運行數據,為變電站的經濟、可靠運行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,使整個變電站系統始終工作在最佳狀態?!泵铣榻B稱,“對普通民眾而言,最直觀感受就是減少了停電次數、縮短了停電時間。”
智能變電站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普及 在大力推進“智能電網”項目的過程中,國家電網公司在智能變電站方面的建設可以說是“一馬當先”,而智能變電站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的紛紛落地,更是為國家電網公司在保障地方供電、助力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貢獻了重要的力量。
據了解,2009年以來,國家電網公司智能變電站的發展已經歷經了試點建設、總結經驗、標準制定和全面推廣建設等階段。截至2014年底,國家電網公司共建成智能變電站1500多座,在建500多座;發布了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和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100多項。此外,國家電網公司也已于2013年底建成了6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試點工程,現在正在開展50個擴大示范工程建設,將智能變電站建設推進到了新的階段。
在智能變電站對地方經濟建設的貢獻方面,以國家電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為例,由于京津冀地區是中國的電力負荷中心之一,冀北公司所轄五市電網可以說承擔著“拱衛京津”的特殊作用,這樣的特殊使命,也令保障可靠電力供應、提升服務水平成為了冀北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在此背景下,近年來響應國家電網公司大力建設“智能電網”的號召,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智能變電站建設的統一部署,冀北公司也正在積極參與智能變電站的建設。
據孟超透露,截至目前,冀北公司已經投運了220kV智能變電站7座,500kV智能變電站4座,為冀北五市和首都人民的電力供應做出了重要貢獻。同時,冀北公司還主動跟蹤、學習和研究智能變電站方面的先進技術,僅2013至2014年度,冀北公司就牽頭編寫完成了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和國網企業標準10余項,進入了國家電網公司智能站技術的先進行列。
“預計2015至2016年度,冀北公司將至少有4座500kV智能變電站新建并投入運行,這不但能夠顯著提高冀北公司對京津冀地區的供電能力,而且還增強了對張北地區的風電、光伏等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。”孟超表示,“此外,2016年,國家電網公司第一個500kV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廊坊南智能變電站將在廊坊落地,這將極大提高冀北公司在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方面的技術能力,也將為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電力保障?!?/div>